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疗法 > 穴位 > 正文

小龙女被尹志平轻薄的时候是被欧阳峰点了哑穴吗?

2023-02-27 17:10:12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小龙女被尹志平轻薄的时候是被欧阳峰点了哑穴吗?

欧阳锋点了两次,一次背心,一次腰口,没提哑穴的事,但后来小龙女确实觉得口舌难动,不知道是哪个穴道起的作用。 原文: 欧阳锋说了一阵,瞥眼忽见小龙女坐在一旁,叫道:“啊”,不好,莫要给你的女娃娃师父偷听了去。”走到小龙女跟前,说道:“喂,小丫头,我在传我孩儿功夫,你别偷听。”小龙女道:“你的功夫有甚麽希罕?谁要偷听了?”欧阳锋侧头一想,道:“好,那你走得远远地。”小龙女靠在一株花树之上,冷冷的道:“我干麽要听你差遣?我爱走就走,不爱走就不走。”欧阳锋大怒,须眉戟张,伸手要往她脸上抓去,但小龙女只作不见,理也不理。杨过大叫:“爸爸,你别得罪我师父。”欧阳锋缩回了手,说道:“好好,那就我们走得远远地,可是你跟不跟来偷听?” 小龙女心想过儿这个义父为人极是无赖,懒得再去理他,转过了头不答,不料背心上突然一麻,原来欧阳锋忽尔长臂,在她背心穴道上点了一指,这一下出手奇快,小龙女又全然不防,待得惊觉想要抵御,上身已转动不灵。欧阳锋跟著又伸指在她腰□点了一下,笑道:“小丫头,你莫心焦,待我传完了我孩儿功夫,就来放你。”说著大笑而去。 杨过正在默记义父所传的蛤蟆功与九阴真经,但觉他所说的功诀有些缠夹不清,乱七八糟,然而其中妙用极多,却是绝无可疑,潜心思索,毫不知小龙女被袭之事。欧阳锋走过来牵了他手,道:“咱们到那边去,莫给你的小师父听去了。”杨过心想小龙女怎会偷听,你就是硬要传她,她也决不肯学,但义父心性失常,也不必和他多所争辩,於是随著他走远。 小龙女麻软在地、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心想自己武功虽然练得精深,究是少了临敌的经验,以致中了李莫愁暗算之后,又遭这胡子怪人的偷袭,於是潜运九阴神功,自解穴道,吸一口气向穴道冲袭几次。岂知两处穴道不但毫无松动之象,反而更加酸麻,不由得大骇。原来欧阳锋的手法刚与九阴真经逆转而行,她以王重阳的遗法冲解,竟然是求脱反固。试了几次,但觉被点处隐隐作痛,当下不敢再试,心想那疯汉传完功夫之后,自会前来解救,她万事不萦於怀,当下也不焦急,仰头望著天上星辰出了一会神,便合眼睡去。 过了良久,眼上微觉有物触碰,她黑夜视物如同白昼,此时竟然不见一物,原来双眼被人用布蒙住了,随觉有一张臂抱住了自己。这人相抱之时,初时极为胆怯,后来渐渐放肆,渐渐大胆。小龙女惊骇无已,欲待张口而呼,苦於口舌难动,但觉那人以口相就,亲吻自己脸颊。她初时只道是欧阳锋忽施强暴,但与那人面庞相触之际,却觉他脸上光滑,决非欧阳锋的满脸□髯。她心中一荡,惊惧渐去,情欲暗生,心想原来杨过这孩子却来戏我。只觉他双手越来越不规矩,缓缓替自己宽衣解带,小龙女无法动弹,只得任其所为,不由得又是惊喜,又是害羞。

二、背心疼痛是怎么回事?

背心疼痛这种考虑可能是里面有一些骨质增生,压迫到神经或者肌肉以后造成的,也有少数可能性为胸椎关节紊乱导致的,不排除有些韧带发炎的可能性。最好是要到医院做一下胸椎方面的检查,平时也可以外用通络止痛的药膏,具体用药请遵医嘱。也可以进行拔罐治疗。

三、背俞穴定位?

俞穴又叫做背俞穴,部位是在人体的背部,具体是在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上面。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阳经的组成部分,分布是在人体的背部脊柱两侧有两条侧线。

第一条侧线距离人体的脊柱是1.5寸,第二条侧线距离脊柱是三寸,在两条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线路上,分别分布着与人体的脏腑相对应的背俞穴,比如心俞、膈俞、脾俞、胃俞等,分布的位置大致与脏腑所处的位置相同,比如心俞位于人体的上半部,因为心属于上焦,而脾胃俞则相应位置比较低,因为脾胃属于中焦,以上就是背俞穴的位置。

四、灵空禅师点穴秘诀哪里下载

采纳吧,非常感谢!

致命穴 用力轻点也可以致晕 致麻 因为点穴那是点一个神经的关节点 重轻可以起不同效果 但是慎用 没有到拿捏随心 不可用 还有记住(((人命关天)))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回答者:yyshajia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 18:53

不只72个

致晕十一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致残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9.对心穴(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穴:即膝盖骨。

13.膝眼穴: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穴: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穴:即两耳。

17.乔空穴: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一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肛门口。

42.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54.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55.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脉穴:枕骨正中。

58.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N窝中动脉外。

82.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穴: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

从古至今,点穴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尤其是武侠小说、电影、电视更将其说的玄乎神妙,使得许多朋友,特别是青少年武术爱好者既向往又模糊。为使朋友们对点穴有一个相对清析的认识,俺将对点穴简单作如下解析:

何谓穴位?穴位即穴道,又称腧穴、气穴、孔穴、砭炙等。穴位有空隙的含义,是位于体表的人体精气营血等各种机能物在经脉循行过程中的聚集、灌注和传输部位。穴有大体上处于人体表的凹陷处。在体上下纵横分布着十二经路及脏腑八大脉,它们中分布有上千个穴位。有在经路线上循行的“经穴”,“络穴”,也有不在经路线上的“经外奇穴”或“阿是穴”。在人体14经脉线上的穴位有365个。它又分为井穴、募穴、郗穴、络穴、俞穴、俞穴、原穴、会穴、荥穴、经穴、合穴等等。

点穴中取的穴位不是取所有人体上的穴位,而主要取人体上的俞(腧)穴。根中医针炙穴位与五行学说理论,人体上共分五大俞穴:即进穴、荥穴、俞(原)穴、经穴和合穴。共有66个腧穴,大都在皮肤和肌肉间。

何谓点穴?点穴是根据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在人体相关穴位上可产生一定的反映的原理,在技击中用拳、指、肘、膝等骨梢之强固点来击打人体上的某些薄弱部位和敏感部位即主要穴道,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疼痛难忍,失去反抗能力,造成人体伤亡,从而制服对方的一种武术技击术。在搏击中,点击人体上某些主要穴位可产生麻、哑、晕、死、咳、笑等效果,有些穴位虽轻打亦承受不起,重则死亡,称为死穴。人体穴位中包括经外奇穴在内有致命穴70个。有致命穴歌为证,歌曰:“上止天庭二太阳,气口血海四柔堂,耳后受均不治,伤胎鱼际即时亡,前后二心并外肾,鱼晴目空甚张忙,肋稍播手艰于治,肾俞丹田最难当,夹背断时休下药,正腰一笑立身亡,伤人二乳及胸膛,百人百死到泉乡,出氯不收无药石,翻肚吐粪见阎王,[思页]门髓出阴阳混,君则何觅妙方。”

点穴又称打穴。打穴有七种:斫、戳、拍、擒、拿、撞、闭。用掌边侧打者为斫;用手指直打为戳;用掌根按打者为拍;用五指抓取者为擒;用二指掐取者为拿;用膝、肘打者为拍;用于指抓取者为撞;用手指扣扣者为闭。点穴法中以指点啄为最常见,又有一指点、二指点,撮指点等等。

人体的经脉气血和穴位是按照一天的时辰来进行开合变化的。所以在一定时辰里,点打某一气血流行开合的穴位,使其气血流行中断,凝聚,则会使人产生失其知觉之效。这就是武术点穴中的“按时取穴”的原理。如点穴24闭穴时辰歌曰:“人身之血有一头,遇时取穴定伤损。子时人中丑天庭,寅时鼻梁卯牙腮,辰时双阴已将台,午时脉腕未七坎,申时丹田酉血海,戌时下阴亥涌泉;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寅头已手热,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头亥股隙”。

一、鹰抓功:这是练手指的抓、扣、拿劲的。开始两脚并扰,两手平伸如鸟翼,然后意存丹田,气运穿手指。初练时往往感到两肩酸软不能举。通常只练五分钟为宜。练到一个小时时,劲达指稍,即为功。

二、铁指功:这是练手指点按劲的。开始两脚分开,身体俯卧,两手五指分开撑地,腰不可屈,然后两臂带全身回环伸展。初练时,用五指撑地,随功力增深,逐渐用四指、三指、直至单指撑地,此功乃告成。

三、点石功:这是练手指力和内劲的。开始两脚站立,面对壁约一米远,然后身体前倾,再用两手指分开触墙,呼气入丹田,呼气时,两手用力下按,静身,直到练至臂、腕、指较吃力时,可作休息。练至一个月后,可见功效。

四、解绳功:这是练拇、食中之指的指头劲力的,首先备直径约10-15毫米的麻绳一根,越长越好。先用双手将麻绳打成一个个的绳结,然后用拇、食、中三指逐一解开。这样解了再结,结了再解。随次数的增加,批力也练得越强。

五、插少功:此乃练指上直劲。先备桶一个,盛满绿豆(或谷子、石砂、铁砂)然后马步站立于桶前,用丹田气运至手指,发力插入桶内,再抽回手掌。如此反复练习,三年成功后,十指利如抓。为防练时手中毒,练后须用药手洗一次。药方为:川乌、草乌、南星、蛇床、半夏、百部各一钱,花椒、良毒、透骨、藜芦、龙骨、紫花各一两,青盐四两,硫磺一两,刘寄奴二两,用醋熬热水洗。

六、木人功:这是练手上点打劲的。先备木人一个。面对木人,气沉丹田,运气贯注指端,对准木人穴位发指飞速点打,用力由轻至重,持之以恒,每天须练至一小时以上,方为功夫。

七、锁指功:此功专练指的扣力。先用指握住一小圆木,后猛力扣一顿饭时间,再松手休息片刻。持续练习,此功练二年,则大功告成。(待续)

学会了点穴技击术,还须掌握点穴的救治法,才算真正懂得了武术点穴绝技。点穴

的救治法常见是以推宫过血法即推拿按摩、药物法等为多见。为使武术爱好者对此有所

了解,现略作介绍。

点穴救治救治总方:乌药、苏木、红花各一钱,山麦、归尾、碎补、桃仁各二钱去

皮,香附、赤芍、蓬术、元胡各一钱五分,木香六分,砂仁五分。

引药:新伤加寄奴,青皮各一钱;伤重者再加地螫虫一钱五分,参山七五分,老伤

加虎骨三钱;上部伤者加归身三钱;下部伤者加杜仲三钱;四肢伤加牛膝三钱。以上各

部伤者,皆用陈酒煎服,盖暖出汗即愈。

1、天门穴受伤者,用总方加姜活,苍耳子各一钱半。

2、华盖穴受伤者,血迷心窍,人事不知,气血夭於,三日死。救治:用总方加枳

壳一钱半、良姜八分,热酒调服。

3、肺底穴伤者,两鼻出血,九日危,复发可延至一年。救治:用总方加百部八分,新会皮一钱。

4、血海穴伤者,五星期内必吐血,复发者三个月死。救治:用总方加川金,刘寄

奴各钱半。

5、心口穴伤者,目眩气回,不省人事,及时治则无妨,若不治,则百二十日死。

救治:用总方加肉桂、丁香各五分。

6、霍肺穴伤者,气回目定,人事不知。救治:用总方加桂枝、贝母各八分,也可

用推拿法救汉,在背上肺底穴下半分,用辟拳一拍即醒。

7、分水穴伤者,两便不通。救治:用总方加京山麦钱半,蓬术二钱,生大黄三钱。

8、百盲穴伤者,吐血痰十月而死。救治:用总方加蒲黄炒韭菜子各二钱半。

9、肾俞穴伤者,发笑三日死。救治:用总方加杜仲二钱,广木香一钱。

10、血海穴伤者,上下不接,吐血而亡。救治:用总方加生地三钱,槐花二钱,

用水酒煎服。

不能在 可以买 地址

致命穴 用力轻点也可以致晕 致麻 因为点穴那是点一个神经的关节点 重轻可以起不同效果 但是慎用 没有到拿捏随心 不可用 还有记住(((人命关天)))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回答者:yyshajia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 18:53

不只72个

致晕十一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致残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9.对心穴(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穴:即膝盖骨。

13.膝眼穴: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穴: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穴:即两耳。

17.乔空穴: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一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肛门口。

42.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54.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55.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脉穴:枕骨正中。

58.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N窝中动脉外。

82.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穴: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

乌药、苏木、红花各一钱,山麦、归尾、碎补、桃仁各二钱去

一周热门